现在农村结婚还走不走传统婚嫁习俗流程?
导读: 大赵是农村娃,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工作,快到三十了还没个对象,家里爹娘就急啊,东奔西走找人说媒,紧催慢催,大赵好不容易才松口:相亲就相亲吧,结婚就结婚吧。但大赵提了俩要求:一是不能“强扭瓜”,二是必须得简…
大赵是农村娃,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工作,快到三十了还没个对象,家里爹娘就急啊,东奔西走找人说媒,紧催慢催,大赵好不容易才松口:相亲就相亲吧,结婚就结婚吧。
但大赵提了俩要求:一是不能“强扭瓜”,二是必须得简单化。显然,大赵有点想当然了,在这个有着严格婚嫁风俗的地方,再简单也得把该走的程序走完!
媒婆找下了,是村头大名鼎鼎的李媒婆,别看李媒婆年纪大,那办起事来就是麻利,很快就穿针引上了线。
大赵跟姑娘互换了照片和基本信息,都觉得还行,于是在李媒婆安排下回村见了面,印象也都不错。过段日子,李媒婆说是要合两人八字看属相是否相克、生辰月份是否败月。大赵非常惊讶,都什么年代了,还搞这一套呢?
有用没用可由不得他,八字一合,可以,啥事没有,那就见家长把把关吧,姑娘好看,小伙帅气,般配;双方家长都是农村人,朴实,都好。那行,李媒婆说扯衣裳做“四色礼”吧。大赵懵了,啥是“四色礼”?就是男方为女方准备四季的衣裳。姑娘摆手说不用,长辈都说,这不行,礼是礼节是节,板凳腿子得全。得,买吧,买完还得大赵保管着。
大赵觉得这一道一道的,太麻烦,说既然跟人姑娘好上了,先谈谈恋爱,结婚慢慢再说。话没说完就遭老父亲劈头盖脸一顿捶,让你相亲是让你慢慢结婚?
半个月不到,李媒婆又来指令——该下聘礼啦,也就是定亲。姑娘邀请自家三姑六婆到大赵家做客,也算把把关。大赵父母提前两天就购买好食材,当天请了邻里三四个妇人帮厨,早上先吃一顿臊子面,中午备好九碟五样十三花。
这可让大赵十分不解,印象中,这么正式的“大餐”可是要红白大事时才能吃到,而且自己已经多少年未得见过。问起缘由,父母答曰:咱待人家好,人家才满意你。
一切顺利,那么商定彩礼嫁妆定日子怎么办婚礼吧。姑娘家也是爽快,啥也没多说,对两个孩子好就行,婚礼嘛就在村里办,图个热闹。两家是邻村,也就几里,婚车车队费钱,按老传统来吧,有啥用啥,从村里张家租了两驾马车,新娘伴娘坐一驾,送亲客坐一驾,年轻人骑摩托车电动车,送亲队伍这就成了。
婚礼那天,队伍到前,大赵好说歹说塞了几个红包给伴娘后才把新娘请下车,哪知新娘下车就开跑。众喊,谁先入洞房谁就当家,大赵你个闷怂咋还楞着不追?大赵这才作势跑起来,眼看要追上新娘了又慢下来。众人在旁边起哄完了你当不了家了,大赵傻笑答着她当她当才好,我省事,众人就恨铁不成钢似的纷纷叹气。
这跑一趟是个体力活,认亲敬酒也不逊色。大赵带着新媳妇,在席上挨个敬酒、叫人,叔伯姑婶,一轮完事再下一轮,直到酒席散完才算功德。闹洞房又是一,又是交杯酒又是吃饺子,虽然都是些小事,但大赵也被得够呛,直到夜幕,宾客才散去。
这还没完,第二天新媳妇得“回门”,在娘家住一晚上;第三天,大赵再带上几个帮手热热闹闹去把新媳妇接回家。到这一步,大赵才算把媳妇接到“家”了。
大赵从单身到已婚人士这一遭,繁琐吧?不,这只是传统婚嫁习俗的一个缩影,是已经被简化了的李悦是谁儿子流程。
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文化,但都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晕染、影响和熏陶,这些传统的婚嫁习俗更添了神秘而隆重的色彩,成为一方特色,一方美谈。
来源:
免责声明: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、删除等相关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