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岸校园超连结-倾城之恋:寻找张爱玲
导读: 「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,于千万年之中,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,没有早一步,也没有晚一步,刚巧赶上了,没有别的话可说,惟有轻轻地问一声:『噢,你也在这里吗』」──张爱玲.《爱》。对张爱玲的,起源于…
「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,于千万年之中,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,没有早一步,也没有晚一步,刚巧赶上了,没有别的话可说,惟有轻轻地问一声:『噢,你也在这里吗』」──张爱玲.《爱》。
对张爱玲的,起源于国中时期,当时我们有一篇课文,是摘自张爱玲的〈天才梦〉,里面用她特有的张氏笔法写道「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,从小被目为天才,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的目标。然而,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,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──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。原谅瓦格涅的疏狂,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。」
还记得国中刚读到张爱玲这段话的时候,浑身都发抖了,彷佛为我当时那微小又闭锁的荒芜心灵了一扇窗,我开始一本一本的寻找张爱玲其他作品来阅读,也从这些作品之中,越来越熟悉张爱玲个人的生平故事,家世背景,以及她与胡兰成那段难以由旁人分说的爱恨情仇。
到了高中之后,忙于准备考试,但我还是继续地读着张爱玲,每每重新读着她的作品当中的文字,随着自己的年岁增长、改变,往往以前读不懂的那些情节,在自己的经验值累积到一定程度后,才渐渐领略了当时张爱玲笔下所书写的那些冷凝的人生况味。
进入了大学,有些通识课和国文课上,有些老师开始有系统地教张爱玲,我几乎无课不修,每堂课都跟着上,写着一份份关于张爱玲作品的阅读,相关的电影作品如李安翻拍的,导演许鞍华在1984年所拍的《倾城之恋》,都是我反覆观赏,从中沉浸在那个时代流金岁月的最佳心灵寄托。
还记得上个学期,我在一门专门张爱玲作品导读的课堂上,认识了一位从上海来念书的陆生,当时这位陆生同学从张爱玲生平分析,从张爱玲与史的角度出发,谈那个时代在上海的时局困顿,再谈上海人与的联结,整个具体勾勒了大时代里聚散分合的壮丽情节。
我在听完那份课堂报告之后深受她的,于是前往攀谈希望能够更加认识,一述我对于张爱玲的与爱慕。那种感觉就像是,偶像已逝去,但是你心中对于偶像存在的歷史维度仍然活灵活现地,存在于你现在的时间维度与空间向度当中。
那位孙同学说:「张爱玲是我家的远方表亲,其实关系很远,但家族里出了个这样有名的亲戚,自然也就觉得与有荣光,不过早些年在,她的形象不太好,毕竟站在那边嘛,立场出身问题总是有点,特别是小说散文又写风花雪月情爱纠葛的,动不动就往心里去,剖析得太直白了,当时我们社会还没那么前卫,自然对她贬多于褒。」
那个学期中,我和孙同学由于聊张爱玲的事,变成了好朋友,从电影聊到音乐,从小说聊到散文。她特别表示:「其实研究张爱玲的类似文章很多,也有学术研究的,大家都共同指向一个问题核心,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张爱玲的粉。为何张爱玲过世这么久,她的作品还能在从红回来?」
当时,我们对这个问题没有结论,后来听了老师的解释,有一种可能是,当年1949来时,许多要人是从上海迁过来的,至今也能看到许多与上海有关的文化图腾与生活模式。地域性的典范转移以及遗留下来的那种记忆,在张爱玲的笔下特别显得熟悉。尤其张爱玲惯写的那些人物形象,具体刻画了生动的风格、脸谱、面貌,特别是那些吟诵不绝的对白,更是具体蕴含了时代的气味,让人格外着迷。
孙同学说,这就像是许多「国粉」(对于时期格外怀念、追捧的粉丝民眾)一样,我们总想回到那个时代,追寻那个时代美好的记忆,张爱玲留下的不只是她自己,更是已然成为那个时代的独特符号与图腾。她身上背负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,她跟要人的关系,她鲜明的立场,更是明显突出,让人印象深刻。
怀揣着对张爱玲的各种想像和各自解读,我和孙同学成为了好朋友。学期的期末报告之后,我们更是一起相约在暑假,我到她上海的家拜访,一起去在上海这座城市里寻找张爱玲。
于是,八月初,我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几本张爱玲的书:《少帅》、《小团圆》、《半生缘》,来到了上海这座城,这座张爱玲成长、驻足、流连过的城市。
在公寓楼下明显的,摆着告示牌说明,这是张爱玲青年时期在上海的寓所,并在此处写作了她重要的头几本着作,看到这些记述时,我感觉头皮有些发麻,当即有种跟自己心心念念的歷史相撞的感觉。
然而,当我们想要更进一步走进去看看、或者问问公寓目前住户有关这栋楼的歷史时,却遭到了住户无情、,甚至有些的回应:「谁是张爱玲啊,不知道,去去去,别打扰!」、「张爱玲早死啦!问个啥东西!」像是这样的回应让我目瞪口呆,不自觉火气上来。
后来有个一直静在旁边吸菸的老人家说:「常德公寓因为张爱玲的大名,一直以来想来找她的人没有停过,这让住户们大受困扰,你们小孩子家不怪他们,其实不一定要到这里来找张爱玲,整个上海都是张爱玲的城市。」
是啊,从张爱玲故居开始,这只是一个起点,更重要的,是她笔下的文字,牵起了两岸三地的我们这些「爱玲粉」。在千万人之间,和彼岸的朋友相遇,轻轻地问一声:「噢,你也在这里吗?」
中时电子报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:
发言涉及、、影射或其他有违社会善良风俗、社会、、之内容,本网站将会直接移除
请勿以发文、回文等方式,进行商业广告、网友等行为,或是为特定网站、blog宣传,一经发现,将会您的发言权限或者帐号
发表涉及他人隐私、含有个人对公眾人物之私评,且未经、未注明消息来源的网、不实等
请确认发表或回覆的内容(图片)未侵害到他人的着作权、商标、专利等;若因发表或回覆内容而產生的版权法律责任将由使用者自行承担,不代表中时电子报的立场,请遵守相关法律规范
违反上述者,中时电子报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
推荐:
来源:
免责声明: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、删除等相关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