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市单身老人达六七十万 婚姻问题值得关注- 再找个老伴? 没那么简单- 渤海早报
导读: 常言说,少年夫妻老来伴,可是总有很多原因让一些老年人失去老伴,孤身一人。市老龄部门统计显示,截至2013年底,天津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200.85万。老年人丧偶率为30%,即本市单身老人总数在60万-70万左右。…
常言说,少年夫妻老来伴,可是总有很多原因让一些老年人失去老伴,孤身一人。市老龄部门统计显示,截至2013年底,天津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200.85万。老年人丧偶率为30%,即本市单身老人总数在60万-70万左右。是继续单身的状态,还是再找个老伴?有时候,老年人的婚姻也并非一帆风顺,值得全社会去关注。
73岁的张国亮大爷,老伴去世已经快十年了,儿女各自成家,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家庭。张大爷自己住着一个偏单,他每天清晨不到6点就起床,出门晨练,和小区的老伙计们一起锻炼身体,差不多一个小时以后回家。吃完早点,张大爷要看会儿当天的,他戴着老花镜,仔细读完上的每一个字,特别是连载的小说,是他一直爱看的。读完,张大爷有时候去买菜,有时候去附近的托老所坐上半天,在那里和熟悉的老人们聊聊天,感觉时间过得快些。“以前还得自己做饭,现在直接在托老所的社区食堂解决了,挺方便的。”
张大爷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,每个周末轮流来看他,送点吃的,买些衣服;孙子和外孙女学习比较忙,逢年过节才能见到。平时,家里只有张大爷自己。“白天我几乎不在家,晨练、去老年大学上课、找老朋友测试你的前世今生聊天,甚至搬张椅子去小区的花园里,看小孩子们玩耍,哪里热闹去哪里。”张大爷说,家里太冷清,自己年纪越来越大,受不了。
张大爷回忆说:“老伴刚去世那会儿,我心里很难受,根本没心思再婚,就想一个人过下去算了。后来四五年过去了,孩子们也说我,一个人下去不是长久之计,我也动了再找个老伴的念头。”有不少热心人给张大爷张罗,也见过不少老太太,但都没有成功。“有的是年龄、背景差距太大,有的一见面直接问退休工资多少、房子多大,让人反感,有的是实在谈不上来。”张大爷说,现在自己也不想再找了,“都这么大岁数了,还找啥呀。没事我就看看,听听,和老伙伴们乐呵乐呵,周末和儿孙们聚聚,也挺知足的。”
据了解,和张大爷一样的单身老人,本市目前约有60万-70万人,是否再找个老伴一起生活,是他们都要面对的问题。到“十二五”末,天津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81.5岁,这也意味着,如果老人在60岁丧偶,那么,等待他们的可能是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孤独和寂寞。“并非所有人在寡居后都能很好地调试自己的生活。”天津市老年健康协会相关负责人说,不少独居老年人反映他们其实非常需要婚姻。事实也证明,有配偶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普遍比没有配偶的老年人要好。
很多单身老人希望找个老伴,一些通过亲朋好友和熟人的介绍,一些则通过各种机构组织的相亲交友活动。在天津市老年健康协会中老年婚介服务中心,目前注册的会员已近300人,其中,年龄最大的85岁,7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10%以上。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“红娘”胡芳坤介绍,近年来老年人找老伴,观念越来越,子女的支持程度也越来越高。过去一般是男士想找老伴,很少有女士参与。现在,很多单身阿姨观念也放开了,希望晚年生活有个依靠,渴望找老伴的女性数量与男性基本持平。
2011年,为了帮助天津市单身中老年人结交更多朋友,鹤童老年福利协会成立了“天津鹤童中老年单身俱乐部”。俱乐部每周六上午定期组织活动,在情人节、七夕等节日还组织舞会、“非诚勿扰”等大型的相亲交友活动。成立三年来,俱乐部也促成了一些老人互相交往,还有一对老年人步入婚姻的,他们就是马志强和徐金萍。两人是在2013年1月4日俱乐部组织的“爱你一生一世”交友活动中认识的,交往了几个月后,两人领了结婚证。马爷爷今年70岁,是退休老干部,徐奶奶62岁,是退休职工。两人分别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,孩子们都很支持老人再结合,平时也很孝顺。徐奶奶告诉记者:“我觉得他很帅气,人也很好。”马爷爷则觉得老伴很随和,整天乐呵呵的,看着她心情就很好。他们结婚后,仍然经常参加俱乐部的各项活动,平时两人还经常一起旅行,能玩到一块去。最近,马爷爷身体不好,住院了,徐奶奶每天都去照顾他,尽心尽力。两位老人都说,婚后的日子有了伴,即使有病有灾也能互相照顾,过得很幸福、很甜蜜。
鹤童中老年单身俱乐部负责人介绍,目前定期参加活动的有近百人,绝大部分在60岁以上,最大的90岁。“老人们有些明确表示就是来找老伴的,越快越好;另一些则表示是来交朋友开眼界的。其实俱乐部成立的初衷,是让老年人多出来活动,广结,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另一半就更好了。我们不支持速配,而是想让老人有足够的了解后再结合。”
据了解,近年来,天津市老年人登记再婚的数量以每年2%的比率增长。而另外一组资料却显示,20世纪80年代,再婚老人的离婚率高达85%,虽然目前再婚老人的离婚率已降到50%,但状况仍不容乐观。专家表示,除了性格和生活习惯无法磨合,子女反对和财产问题是导致老年人再婚失败的主要因素。面对越来越简便的离婚手续,不论青年、中年、老年人都不吵不闹选择到民政部门协议离婚,老年人“闪婚闪离”现象也越来越多。南开区婚姻登记部门统计显示,近三年来该区再婚老人离婚的,占全部再婚老人比例的50%。
年过花甲的吴某丧偶多年,而伊某已经离异,他们在天津市老年健康协会中老年婚介服务中识,并因为工作经历相同有了很多共同语言。后来,两位老人结婚登记。再婚后,他们常常一起活动,互相陪伴,过得很幸福。但是这种幸福没有持续多久,因为女方的退休金比男方高,又有住房,女方的子女担心母亲结婚后,财产要与男方平分。在一次家庭上,女方的子女明确表示不支持这桩婚姻,并在今后的赡养问题上进行。无奈之下,婚龄只有几个月的两位老人选择,回到单身生活。
家住南开区的孙大爷和老伴再婚已经五年了。孙大爷退休工资不错,也有住房,老伴经济条件也相当,两位老人是在老年大学上课时认识的。他们在登记结婚之前,就把婚前财产归属和婚后生活规则进行了详细约定,约定内容细到房产、生活费、医疗费、子女关系、离婚、其他财产、一方去世、两方去世,直至骨灰安置。这对老人告诉记者:“婚前财产公证必须做,只要子女的利益不受到侵害,他们一般也不会为难爸妈。至于老伴这一方,也应该给予一定的,签协议,如果我先一步走了,那么我的孩子起码不能把人家轰出去,而是让她能够在这所房子里颐养晚年。”
天津市老年健康协会会长崔治凤透露:“我们调查发现,有近一半的老人是‘地下恋情’,也就是只同居,不办结婚手续。这种现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,主要还是怕财产上闹矛盾,甚至是怕对方将来身体不好受拖累。”天津市社科院教授、老年人婚姻专家郝麦收认为,老人未婚同居不受法律,将来有很多问题都说不清楚。其实老年人再婚,意义不在“婚”,而是一种养老模式。老年人找伴侣不能操之过急,要求稳,要有资本—得有必要的物质条件;要有老本—就是身体得健康;还要有人本—要彼此理解和尊重。老年人再婚要“变”原则:即婚前财产所有权不变、婚前财产继承权不变、亲子关系不变。
来源:
免责声明: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、删除等相关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