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婚嫁从提亲到娶亲讲究不少祝福更多(组图)
导读: 东北地区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,除了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以外,还有满族、朝鲜族、蒙古族、回族等少数民族。一些文化相互融合,就形成了东北地区独特的文化现象。婚俗也是一样,各地区在相互融合中也保留了自己的特色。…
东北地区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,除了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以外,还有满族、朝鲜族、蒙古族、回族等少数民族。一些文化相互融合,就形成了东北地区独特的文化现象。婚俗也是一样,各地区在相互融合中也保留了自己的特色。
先说定亲。在东北,定亲一定要有媒人。就算李家的小伙看上了张家的姑娘,两个人你有情来我有意,两家的大人也没啥意见,但也要象征性地请本村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来给做个媒人。这就叫明媒正娶。
再说彩礼。彩礼分头茬礼和二茬礼—就是分两次把达成协议的彩礼钱拿给女方。过完礼之后,准新娘就会用这笔钱给自己置办嫁妆。
一般在秋收以后,年底左右,就要准备迎娶了。东北农村,有农历冬腊月娶媳妇的习俗。这主要有以下原因:冬天,卖了余粮和一些农产品后,是农民一年中最有钱的时候;还有,一些人家也还有娶个媳妇过大年的传统思想,图个喜庆吉利。
一般人家娶媳妇都是置办三天。第一天,就是搭“喜棚”,用木杆和苫布在院子里搭个喜棚。这一天没有外来的客人,都是家里的直系亲属,东北叫“坐堂客(qi)”,什么叔叔、姑姑、姨姨、舅舅、表哥表姐等等。这些人主要是来帮忙的,负责搬桌椅餐具等等好些个活儿。第二天,就有外来的客人了。这就要正式地“放席”了。
第三天是正日子,就在这天迎娶新娘。在过去,都是女方送亲。姑娘上车,叫做“上轿”,要由娘家哥哥抱着上轿,这叫“抱轿”,没有亲哥哥的姑娘,就由表哥代劳。
女方家族中,也要安排一个小男孩“压轿”。到了婆家,新娘不能马上下轿,要在车门下面垫一个高粱口袋,新娘要踩着高粱口袋下轿,预示着将来的生活会越来越高。过去,还有迈马鞍子、过炭火盆的,新娘的怀里要兜着用红布条绑在一起的斧子和两棵大葱,寓意着有福和过日子充足充裕。新郎这天也有特别的装束,那就是披红。所谓的披红,就是一些近亲,比如新郎的三姨二姑妈给新郎披红布,一般都是用红被面代替。这也有讲究,披得越多就越好,人气越旺。进了新房后,炕上要铺一床新被,新娘和新郎要抢着坐在,谁坐的面积大,将来谁就有福气,这叫做“抢福”。接下来,就是坐席。席间新郎和新娘要给来宾敬酒,新郎给新娘引荐认识一些亲戚。晚上则是闹洞房。
结婚三天之后,新娘子就该“回门”了,就是新娘带着新郎回娘家待上一天。结婚第一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,新娘还不能在婆家过,要到一些直系亲属家去“躲灯”……12生肖排序
来源:
免责声明: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、删除等相关处理。